Today: 5 月 03, 2025
Dark
Light
Dark
Light

仁爱医院使用智能病房加快护理速度

4 mins read

该系统为每位患者提供额外的 34 小时 34 分钟的护理时间。

想象一下,在一家医院里,患者的生命体征受到实时监测,并提醒工作人员任何关键变化,以便他们可以在几秒钟内做出响应。马来西亚的仁爱医院 (MMC) 就是这样一家医院。

“用于监测血压、脉搏率和体温的设备直接与医院的系统相连,”MMC 首席执行官 Teo Chin Yee 告诉 Healthcare Asia。

该医院的智能病房系统由医院的护理信息学团队和信息技术专家开发,也连接到电子病历。

“该系统减少了护士的手动输入,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Teo 说。“虽然这方面的投资要高得多,但我们不收取额外费用。”

Teo 说,智能病房主要为接受手术或放射学手术的患者提供服务。每个患者都可以访问一个床边终端(平板电脑),以便与系统交互以处理水等请求。

每张床都配有电子纸显示屏,可告知护士患者的状况,例如他们是否处于跌倒的高风险或特定饮食中。

Teo 最初在 MMC 担任医学实验室科学家,他说这节省了护士 37% 的时间,为每位患者多了 34 小时和几分钟的护理时间。“我们还跟踪整体体验,90% 的患者表示对智能病房的满意度更高。”

终端让医生可以在患者床边向患者展示他们的 X 光片。“它还使他们能够跟踪他们的运营计划,”Teo 说。

但她指出,向智能病房等集成流程的转变也存在挑战,包括弥合 IT 专业人员和医护人员之间的差距。“另一个挑战是培训我们的护理团队,该团队由大约 300 到 400 名护士组成。”

虽然 MMC 的大部分病床尚未改造成智能病房,但该系统已安装在所有病房的计算机上,需要不同部门的护士适应。

Teo 说,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该中心与台湾的长庚纪念医院合作,这激发了 MMC 的智能病房流程。“长庚纪念医院分享了其专业知识,并提供了 IT 专家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项目。”

Teo 说,他们还与 MMC 在柔佛州的姊妹医院合作,以测试该系统的适应性。“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设计的流程和计划适用于这两个机构。”

MMC 有 8 个病房,所有病房都将在 18 个月内全部转换为智能病房。

Teo 说,这家位于马六甲的医院发展成为智能设施的计划超出了下一代病房的范围。“我们已经开始着手我们的智能手术室项目。”

鉴于安排手术的复杂性,她指出,大部分手术几乎都是手动完成的。“它主要涉及管理人员、分配设备和协调医生时间表。”

“手术室项目的下一阶段是同步这些过程,”Teo 说。“它还将与我们的中央无菌服务部门整合。这个项目应该在两年内完成。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Categories